鏈結
- xuan!LAB 老朋友的老地方
- 活人手扎 活人手扎 – 邁入十年以上的個人網站
- 上海交大醫學院 5 4 3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 生活瑣事虛擬導覽
上海、口腔醫學、Android、貓、不務正業
在上海的時間不長不短,卻也悄悄邁入了第七年。從一個在美國每個月自己給自己發薪水的創業青年、到二次離鄉背井來到上海換跑道重新踏上學生的路途之中,真的是走了非常遙遠的一段路。在 Rutgers 的那些年頭不時會遇到已出社會的同學重新回校續讀專業,那時候我就私下暗想,畢業後絕對不會再重新讀大學。結果事與願違。
當初到上海實際上很快就後悔了。常常罵自己有穩定收入的日子、每天下班還能跟死黨喝一杯的好日子不過,偏偏發神經跑來這裡還學醫。而且從小就在美國的我一下子無法適應這裡的生活,回台灣我都無法完全習慣了更何況是來到一個完全不同的華人文化世界。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其實我非常的抑鬱,怎麼都揮之不去。望著這條學醫求學之路如此漫長,我其實不敢想像未來我是否能成功。
然而很慶幸的在三十而立的年紀(稍微過了一點),我順利的通過了中國口腔執業醫師考試,也正式的拿到了醫師資格。回想過去很多感慨,面對眾多的未知未來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感到迷茫徬徨。然而我唯一與其他學子不同的地方在於我是無論在哪都能夠豁達生根的野人後代,所以對於台灣不承認中國醫學學歷背景、或是醫師執照這幾點來說對我並沒影響(某方面來說我也覺得這樣是對的),且我也沒考慮過回台居住。嚴格上來說我是個實實在在的半ABC,台灣只是我遙不可及、又再也回不去的故鄉。
2016年11月下旬,當我登入國家考試網站查詢到成績過了分數線的那一瞬間,感覺肩膀上無比沉重的擔子終於可以稍微放下了。考前我其實已經做好至少三年抗戰的準備,因為聽聞太多考生一考就是五年過去了仍舊沒考過的消息。如今能一次通過,實在是可喜可賀。但開心愉快的心情放一邊不說,我其實還是想分享在中國求學學醫究竟是怎麼一個回事。
2008年、2009年在台爆發的波蘭歸台醫生事件,相信在台醫療界的朋友絕對都聽聞甚至參加過當時的抗議遊行。我在這求學的過程也遇到過當初在波蘭求學卻半途離開、來到上海的朋友,不過當時我並不了解波蘭在台的事件所以也沒對他感到好奇。最近有朋友問我以後是否有可能回台灣行醫,我才又想到這件事情。某方面來說波蘭對外籍生的醫療培養制度跟中國還是差了很多,至少在上海或是多個大城市,外籍生可以實習可以考這裡的執照也可以在這行醫。雖然想留在公立醫院還是有很大的困難,也有很多對於外國人的限制導致你在某程度來說沒辦法通過與本地生或是港澳台生相同的培訓(但其實是不必要的浪費時間制度,以後會提到)。但至少口腔科牙醫師在外找工作不是問題。
上海交大醫學院讀口腔科的同學,在進臨床之前可能都聽聞過我們醫學院的留級制度。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對於要進入臨床實習前的考試要求非常嚴,就我所知比我上一屆、或是比我小幾屆有同學就是卡在臨床前考試不通過,始終無法進入實習而從同學被留級到變學弟妹。雖說這裡很多學子確實是中介辦進來的,但九院強硬的態度是你沒過就是沒過,中介介入求情是根本沒用的。而且這種態度不只是對於外籍留學生,對本地學生來說也是一樣所以還是算很公平。我記得我入學那年口腔班(牙醫系)的同學有15個,其中自願來求學的包括我、另外三位台籍華僑、一位韓國女同學、一位非洲來的公費生(畢業後回國沒留在上海)。二年級時少了一半,最後進臨床實習的就剩下五個,而同年考取到執照的就只有我和另外一位女同學,這裡指的都是外籍生。
暫筆。
【此篇以简体中文撰写】
在一次的偶然机会下,我参与了由国际禁毒基金会(IFPEOC)所组织的 “缅甸北部山区贫困儿童赞助教育活动”,也运用了这些年来所学到的一技之长,帮助当地贫困居民及儿童进行口腔卫生保健检查。首次踏入少数民族的陌生领土,心情很复杂却又很兴奋。那是个从我年幼时就不断听闻的世界。以前听到山里的故事总令我感到既好奇又兴奋。但无论故事再如何精彩生动,部分片段还是只能透过想象力来填补,无法完全体会当下的情景。从听到第一个山里的故事至今至少十五年了,如今能成为故事的叙述者是我从来都没想过会发生的事情。但它实现了。
前往山里的路不是一般的遥远,粗估计光是在车上的时间最少十个小时以上,这还是前半段稍微好开的泊油山路。后半段的泥巴泥土路山路之险恶、陡峭,对开车和坐车的人都是个很大的体力和精神挑战。从文明世界到原始世界,大约花了整整一天才抵达。
这次进山的目的除了体验当时故事主角的老野人生活外,还有帮助山区居民儿童的口腔义诊。在物质缺乏又遥远的山区,基于当地不可能有牙医用椅、电动器械、辅助设备的情况下,身上能带什么、该带什么都成了困扰。经过与远在台湾的资深牙医顾问讨论后,决定这次行动从简并以探路为主的形式进行。进山前募捐到40套一次性的口腔探针、镜子及镊子,手动去龋挖匙、Caviton 暂封材料 30g、止血棉、止血纱布、酒精棉、#1 缝针及缝线、野外急救包、牙刷牙膏套件86套、某知名品牌抗敏感牙膏35支,M号一次性手套1盒、自行购买的无菌口罩数个、以及简单的消炎止痛化肿药物。
5月16号一早和团队人员在山区当地长官家门口摆设好口腔诊疗台,以及基金会带进来的爱心募捐衣物400余件准备赠与当地百姓。所谓的诊疗台不过是擦拭干净、铺了桌布的长桌及几张凳子罢了,实在无法要求太多。此时刚过七点,街上虽然有来往好奇以及想挑几件衣服给自己和家人的居民外,人群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多。但就在台子准备完、早饭吃到一半,外面已经有人说想看牙了。坐下来盘算着待会要一边帮人检查一边做检查记录,但很快发现这想法太天真。这次的口腔义诊活动是山区有史以来第一次,消息老早就从这座山传到另一座山,大家都感到无比新奇,大老远特地前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希望解决自身的牙齿毛病。所以从第一位病人张开嘴巴后我就再也没机会碰笔,直到最后一位病人结束才发现已经过中午12点了。
八点半左右,当地小学的同学由校长带领来到我们的检查站。全校160位学生实际到150位。此时背上莫名冒出冷汗,心想伤脑筋了东西带的远远不够。后来跟校长商量让没有牙齿疼痛问题的小朋友自行离去,有牙痛或是想检查的同学则留下。但留下的同学大概也有50多位,加上当地居民百姓,总共85位。材料怎么算都不够的情况下只能斟酌挑选分类,简单视诊分出有蛀牙龋齿的、不敢不想检查只想纯粹吃点止痛药的、龋坏到必须拔牙无法补的、牙冠断裂无法或是无需修复的、等等。最后筛选出能进行简单治疗的27位,其余的不是要拔牙就是当下无条件无法治疗,或是无需治疗的病人。
山区居民和儿童的口腔情况大致上还不错(都市人的口腔情况普偏还是比较糟糕)。但他们若是出现蛀牙,则都是蛀的非常彻底,很多都是剩下一壁两壁或是只剩牙根的情况。除了增龄性的牙周变化外,几乎没有人有牙周疾病的情况出现,但缺乏辅助设备检查判断也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正确。山区距离最近的牙医诊所车程约3~4小时,一般老百姓没车只能以摩托车或是走路前往的情况下,这一来一往是非常耗时费力的事情,还必须考虑到有些人根本无法负担这个费用。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人蛀牙程度都是很晚期的原因,求助无门啊。
其中遇到一个小女孩右下颌触及肿大淋巴结,皮温略高,检查口内发现右下D大面积蛀牙龋坏,大量食物嵌塞,DE之间牙龈出现脓肿,轻触脓液可自行流出。遇到这个情况真的是没办法,稍微帮她排脓去食物残渣和去龋,用了些消炎药督促她家人一定要带去镇上的诊所治疗。好险这位小女孩的家人似乎还有些能力,也答应会去进一步治疗。但有多少孩子的家人有这个条件,能带他们到稍微正规一点的地方治疗呢?
基本上我能做的,也是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动去龋挖匙尽量把龋坏部分清干净,然后 Caviton 暂封。这次没带到氢氧化钙和丁香油很可惜,但还是尽我所能暂缓他们龋齿的进展。在这物资严重短缺、能力有限的环境下进行义诊感触尤其深。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透过翻译以及彼此间的比手划脚语言,不难看出他们的需求以及期盼能得到帮助的心情。大多数有蛀牙的小朋友都是下颌D、E或是36、46龋坏,有些较浅能补的就尽量补,但是损坏程度太大的实在是爱莫能助,看得令人心酸。
印象较深的是所以小朋友里面,除了两个还没开口就嚎啕大哭之外,其他孩子从头到尾没哭闹或是哼过一声。几乎都是很安静的坐着让我检查或是摧残的挖蛀牙龋齿,独立成熟的个性或许跟他们从小就是孤儿有很大的关系。在当地最亲近的人或许就是校长及班级老师了。过了12点多才喝上第一口水,收拾打扫后就跟着团队的人一行午饭,结束并完成了今天的目标。一点多突然又来了两位女士,是从另一座山赶过来的病人。不晓得他们过来一趟需要多久多困难,但我相信绝对不是松江路地铁到西藏南路地铁这么简单,刚刚好剩下两包一次性器械,顺利的结束一个上午的行程。
这次一周的缅北山区行程很短,能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但对我们来说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帮忙,或许能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帮助。也能让他们留下一个印象 “世界并没有遗忘我们”。当地无论什么物资都极度缺乏,虽然街上也有小卖部贩卖食品及生活所需品,但很多孩子及家庭根本无法享受到这些卑微的奢侈。一年85rmb的学费,有太多的家庭根本无法负担。下面几张是当地小学的样子。桌椅或许看起来比很多偏远地区要好,因为这里已经有位善心老野人,十几年来默默的在帮助着他们,改善他们的生活。
“在获得成就的那一天我们不能忘记,在遥远一端的世界还有许多贫困的百姓、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真正去了解“活在当下”的涵义,从此次冒险中感受到实质意义,切身体验贫困生活,进行务实的义诊服务” (By. 老野人)
【2015年5月18日,缅北山区,以上照片版权所有】
山区照片相簿:Liveman2k 的网易相册
雖說每次回台灣待的時間也就一個月上下,實際開車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但有張駕照在身上總是比較方便,所謂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嘛。剛好最近拿到美國新換的駕照,再來也想到未來在上海若是拿台灣駕照去換上海駕照也是方便許多(相較於拿美國駕照去更換),所以還是決定自己跑一趟流程換一張。網路上有幾篇很清楚明瞭的流程,即使有些是2010年的說明,但實際上流程還是一樣。無論你是拿美國哪一州的駕照都OK。(但前提是你有台灣身分證)
首先,先把以下的文件準備好 1. 美國駕照 2. 美國駕照影印本(前面後面) 3. 台灣護照 4. 台灣護照影印本(忘記這個要不要了,但還是準備一下,包括入境蓋章的那一頁) 5. 台灣身分證 6. 台灣身分證影印本(前面後面) 7. 2吋照片 x 1 8. 1吋照片 x 1
Step 1,AIT 先在 AIT 網站上預約 Notary Service http://acs-ch.ait.org.tw/zh/notaries.html 當天到 AIT 跟一樓門口警衛說明你的來意,然後就可以放行進去啦。 美國公民直接走到 3F 後就會看到公證認證/護照業務的櫃檯。 到左邊 Notary Service 櫃台給他看你的預約資料,說明你的來意,拿號碼牌,填寫表格。 Affidavit Form 上只需填寫基本資料,最後簽名處先不要碰,最後需要在面試官前面簽名。 整體流程大約20~30分鐘差不多了,認證書(就是 Affidavit Form)是當場給你。 認證價格是 50USD,或是 1500NTD,刷卡台幣美金都可以。 Step 1 結束。
Step 2,監理所之博仁醫院 在台北的朋友直接去八德路的台北監理所,這個步驟可以一次弄完體檢 + 拿駕照。 首先可以先去監理所拿[普通汽車駕駛執照登記書 ]表格,然後去附近的醫院做體檢。 監理所附近的體檢醫院是[博仁醫院],而博仁醫院的體檢處是在復興北路68巷, 巷子進去後左手邊第一棟大樓 7F,很好找。 上去後體檢只做身高體重視力有無色盲的檢查,5分鐘不用。 200NTD 然後再拿你拿到的一堆表格回到博仁醫院一樓的櫃台蓋章,再回去監理所。 Step 2 結束。
Step 3,監理所 拿著你一堆文件後回監理所,抽號碼牌等待, 到你的時候就告知你的來意,然後把你所有準備好的文件都丟給辦公人員 稀哩嘩啦稀哩嘩啦,不到10分鐘就結束啦。 好像也是 200NTD Step 3 結束。
Step 4,駕照拿到 整體流程要在一天內處裡完也是沒問題的,因為真的很簡單啦。 另外去 AIT 認證只是認證你的駕照,跟你有沒有兩國身分無關,也不會影響到你的美國/台灣身分。 這個疑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討論,其實是完全不用擔心的。
No doubt, expenses in Shanghai can be quite shocking if you are making local monthly income. Luxury fashions, exotic/foreign cuisines, high class night lifes, sophisticated living complexes, can all add up and take up a great portion of your monthly budget, or worse. But living a great life does not always require big money spending. If you are willing to alter your living standard to how the locals are living, then you wouldn’t feel so bad for not being able to enjoy life and fun… You still get to have fun, spend and purchase goods, you just have to keep one eye closed.
Ok, I’m done being sarcastic.
Let see the real version of how to live like a local:
I took a walk this noon to FamilyMart for lunch hunt, and on my way I saw this little shoes store, which I have never seen it before this second and have no idea when they set up the store. Couple days ago the store was empty, trashed and sealed with concrete cement, and all the sudden BOOM, there’s a newly remodeled shoe store. The sign says all shoes “50rmb,” then I thought… 50rmb? that’s like… $7.93 USD! And since my last “CAT” (http://www.sonax2k.com/php/wordpress/?p=627) ripped during a casual football tossing practice, I needed a replacement to go with my summer outfit.
So, yeah, $7.93USD, why the hell not.
I walked in and browsed for some minutes, ok they got good amount of shoes in stock but I just can’t quite catch on with their fashion. Just when I was about to leave and spend my 50rmb on beer and food, I came across this… a somewhat boots-look-alike shoes that smells like real leather, but in reality we all know it’s not real leather. I got a size 43, which is about the equivalent of 10.5 in US sizing, more or less.
I’m pretty sure it writes SPORT, though it really look like SPOR7
Yes they did screwed two screws right through the surface of the shoe…that’s quite an unique fashion!
Now which genius decided to fake English into another languages… LOL
Overall the shoes is below quality line. It’s really hard and uncomfortable compared to the CAT I bought off taobao, but the price is 3 times cheaper. I should really give it a F rank but since it’s only 50rmb.. Ok, D rank it is. Done.
這間位於興南路二段、興南路二段31巷交叉口的文具店大概從我小時候(幼稚園?小學?)就已經存在了。至少看了快20年的文具店就在今年年初過年期間決定永久休業。對這間店的記憶猶深,在裡面購買過無數次的文具玩具,也曾在店內跟著一起打大台電動。瘦高戴著眼鏡頂著一頭捲毛的老闆看似冷酷不過卻是很熱情好客,老闆娘也都是帶著親切的臉龐坐在收銀台招呼、替客人結帳。歲月匆匆不饒人,很遺憾失去了一間老店面,南勢角也再次失去了舊有的面貌。
圖片取自於:Google Map